云计算时代,计算领域每投入一元钱,存储领域就需要投入两元钱。作为以服务交付为价值点的云计算来说,其存储尤其是云存储在其中所扮演的作用也就十分重要。对于早在2009年就提出开源存储方案的Backblaze来说,将迎来“借云计算之势”爆发增长的黄金期。那么,这种存储开源是否意味着打开了“潘多拉之盒”呢?
前段时间,由Facebook主导的Open Compute Project,在经过一年半的发展,已经涌现出更多的基于开放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其实在计算开放、开源化的同时,包括硬件存储在内的硬件也在走向开源。
2009年就提出开源存储方案的Backblaze,就是将这种存储引向开源的一家初创企业。这家企业主攻在线备份和数据备份软件解决方案。这家公司曾经推出的Storage Pod 1.0,创新性提出了硬件存储开源化的理念,并成为存储大数据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案之一。
Storage Pod 1.0(Pod是指存储海量数据的4U机架)标准下,用户只需支付7867美元就可以享受到67TB的数据存储,并支持在线备份。随后,升级到了2.0和3.0版本的Storage Pod。Storage Pod2.0在前一版本基础上实现了容量翻番(135TB)且价格更为低廉的解决方案。Backblaze通过在4U机架空间内安装搭配45个磁盘的服务器来实现存储硬件的开源化。其5美元每月的无限备份服务颇受关注。
Storage Pod 3.0
Backblaze Pod有点类似此前Sun X4500“Thumper”平台支持热插拔硬盘。此次第三代Pod有很多重大升级。下面,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