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术解析】 在现代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中,数据存储极为重要。随着数据量爆炸式增长,高效、可靠地存储和管理数据成为一大挑战。文件存储、块存储和对象存储是三种主要数据存储方式,各有其特性和适用场景。
在正式了解三种存储类型的具体含义之前,我们先来探究一下它们的本质差别。网络上有一个精彩的观点:这三种存储类型的核心差异在于使用数据的“用户”不同。块存储的用户是那些能够读写块设备的软件系统,像传统的文件系统、数据库等;文件存储的用户则是我们自然人;而对象存储的用户是其他的计算机软件。
何为块存储?
块存储通常以卷或者硬盘的形式呈现,比如我们在Windows系统中看到的C盘。它对数据的访问是按字节进行的,就像一个只负责货物进出,而不关心货物内容和用途的仓库管理员。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在块存储的世界里,数据就像玉米粒一样随意堆放在里面,块存储只专注于玉米粒的进出,至于玉米粒之间的关系和用途,它一概不知。
由于块存储只负责数据的读取和写入,没有额外的数据处理负担,所以性能极高。这使得它非常适合对响应时间要求苛刻的系统,比如数据库。在数据库应用中,快速的数据读写操作是确保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块存储的高性能特点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文件存储一般表现为目录和文件的形式,例如C:\Users\Downloads\text.doc。它按照目录结构对数据进行组织和管理,就像图书馆里的书架,书籍(数据)被分类放置在不同的书架上(目录),方便人们查找和使用。文件存储不仅可以存储数据,还能对数据进行一定的高级管理,比如在文件层面进行访问权限控制等。
想象一下,数据就像玉米粒组成了玉米棒子,再对应到不同的玉米杆上。要找到某个玉米粒,我们需要先找到对应的玉米杆,再找到玉米棒子,最后根据玉米粒在玉米棒子上的位置找到它。文件存储的这种有序性,使得它可以很方便地实现数据共享,因此应用非常广泛。常见的NFS、CIFS、ftp等都是基于文件存储的。
也称为基于对象的存储,是一种扁平结构,其中的文件被拆分成多个部分并散布在多个硬件间。在对象存储中,数据会被分解为称为“对象”的离散单元,并保存在单个存储库中,而不是作为文件夹中的文件或服务器上的块来保存。
对象存储卷会作为模块化单元来工作:每个卷都是一个自包含式存储库,均含有数据、允许在分布式系统上找到对象的唯一标识符以及描述数据的元数据。对象存储从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大规模扩展的需求,基于哈希环之类的技术实现,它可以非常简单地扩展到超大规模。因此,对象存储非常适合存储数据量大、增速又很快的视频、图像等数据。
通过对三种存储类型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在分布式存储的大舞台上,它们相互配合,共同为不同的业务需求提供高效的存储解决方案。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别再晕头转向啦!一篇文章带你轻松搞懂三种存储类型!https://stor.zol.com.cn/976/9765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