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尚不能主导中国
在高清DVD下一代标准中,虽然中国尚无话语权,但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却吸引着两大阵营。但就目前的情况看,无论是HD-DVD还是蓝光,虽然今年均有相关产品面市,但真正实现产业化还尚待时日。
国内企业一向更愿意选择更便宜的东西,因此HD-DVD在中国赢得了一定的先机。针对中国市场,他们还专门推出了中国格式,即CH DVD。CH DVD与HD DVD的区别主要是,前者更改了导航系统,引进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音视频标准(AVS)等。据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陆达透露,目前CH DVD碟机由于数据加密技术还在等相关部门批准,将尽力按照原定计划于今年3月份在国内批量上市。由于CH DVD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所以其上市后的价格将会比蓝光碟机便宜一半。
蓝光并没有在中国市场进行正式的授权。去年9月,作为蓝光光盘协会贡献者会员的中国华录集团向蓝光协会递交了AVS(中国国家视频标准)和DRA(中国数字音频行业标准)提案。如果AVS/DRA通过技术评估并且被蓝光格式采用,中国自有知识产权的AVS视频标准和DRA音频标准将成为蓝光格式的一种,并被纳入蓝光专利池中。但截至记者发稿时,蓝光并没有发布提案是否通过评估的结果。
在过去的四年中,由于两大阵营争夺的焦点一直集中在“谁能独霸市场”方面,因此在产业方面的准备都明显不足。“一两款产品上市说明不了什么问题,重要的是要打造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比如片源、碟片都从哪里来,价格能否被市场接受,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业界人士如是评价。
同样标榜高清DVD下一代标准的国产EVD命运又将如何呢?“一切还不明朗,不便发表评论”,EVD最大投资商、今典环球总裁樊文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相关链接
蓝光(Blu-ray)或称蓝光盘(Blu-ray Disc,缩写为BD)利用波长较短(405nm)的蓝色激光读取和写入数据,并因此而得名。到目前为止,蓝光是最先进的大容量光碟格式,能够在一张单碟上存储25GB的文档文件。这是现有(单碟)DVD 4.7GB的5倍。
HD-DVD完全承袭标准DVD数据层相同厚度,也采用波长较短(405nm)的蓝色激光读取和写入数据。HD-DVD单层容量为 15GB。HD-DVD规格主要卖点是HD-DVD与标准DVD共享部分构造设计,DVD制造商并不要为规格升级,再投入庞大资金,更新生产设备。Blu-ray制造商必须要为新规格的生产,添购全新的生产设备。
- 相关阅读:
- ·市场调查:EMC揭示中国大数据应用趋势
//stor.zol.com.cn/409/4091809.html - ·虚拟化和云是备份市场的主要推动力
//stor.zol.com.cn/392/3924089.html - ·SATA 3.2标准发布:借PCI-E大提速2GB/s
//stor.zol.com.cn/391/3915596.html - ·市场分析:软件定义存储的中国发展之路
//stor.zol.com.cn/390/3909274.html - ·中国备份一体机市场的预测与分析报告
//stor.zol.com.cn/380/3803782.html
- 第2页:第二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