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网络接入速度已可达千兆甚至万兆,服务器整体性能也得到飞速发展,特别是服务器中重要的组件CPU。正是处理器按照摩尔定律成倍提升性能,作为服务器另外一个重要的组件——硬盘,也在通过不断改进技术来提升自身的读写能力,以求更好的提升服务器性能。但对于这些看似简单的“小身材”存储工具,是如何应对数据量爆炸式增长环境,只有真正了解这些硬盘蕴含秘密:硬盘指标,才可以深刻认知企业级硬盘在服务器I/O性能提升上起到的作用。
这里所指的硬盘是企业级硬盘,主要就是针对服务器存储系统上使用,与一般的PC、台式机硬盘在功能特性上有所不同。所谓企业级硬盘,是指作为网络数据的核心存储设备,需要有7*24小时不间断作业能力,以及在高负荷下提供极高的可靠性和性能的存储组件。为此,从早先的IDE、SCSI到SATA再到SAS盘,厂商们不断的改进硬盘特性,使得众多硬盘厂商推出了可以提供大数据量、超长工作时间以及高可靠性的企业级硬盘。
这里,笔者并不是要强调硬盘技术如何演变,性能有怎样的提升,主要是针对各个厂商的不同类型企业级硬盘做简单参数说明,用户可以侧面的认识企业级硬盘,在选购时能清晰了解硬盘上的编号意义,从而了解到企业级硬盘具体的应用参数:什么样的尺寸、采用怎样接口设计、容量大小、缓存以及硬盘转速。
由此,在企业级硬盘领域,希捷、西部数据、日立可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厂商,其企业级硬盘在市场占有率来讲,足可以代表大部分企业级硬盘编号特征的意义,笔者选择其中三款企业级硬盘做简单讲解。
在企业级硬盘市场中,希捷一直处于不可动摇的领先地位,希捷(Seagate)的企业级硬盘类型包括四大类:Constellation﹑Savvio(2.5英寸)﹑Cheetah和Barracuda ES.2类型。
Constellation系列产品具有出色的能效,包括3.5英寸大容量硬盘,高达2TB的存储容量适用于需要大量数据的应用。在应用方面,希捷Constellation系列硬盘主要适用于满足高密度、多主轴的2级近线存储需求,包括服务器和 NAS、SAN和RAID存储环境。
Savvio系列主要是2.5英寸企业级10K和15K硬盘,能在保证超低功耗的同时增强性能和可靠性。主要适用于需要高可靠性、性能和最低能耗的关键任务。
希捷Cheetah硬盘作为用于关键任务型存储解决方案,其3.5英寸10K-RPM和15K-RPM硬盘设立了行业标准。主要适用于大型关键任务企业级存储应用和要求严格的网络和服务器存储环境。
Barracuda ES.2硬盘具有SAS或SATA接口,可为单位GB成本和单位GB耗电为主要指标的情况下提供高容量、7200-RPM近线存储。适用于多转高容量应用,例如近线、NAS、SAN、RAID、多主机应用(SAS)和群集(SAS)。
了解到企业级硬盘分类,下面以编号为ST31000528AS的7200.12的希捷1TB硬盘为例。首先,“ST”代表的是“Seagate”,代表是希捷公司的产品,熟悉产品用户知道在任何一款希捷硬盘产品编号的开头都有。
之后的数字代表硬盘的外形:“1”代表3.5英寸全高硬盘,“3”代表3.5英寸半高硬盘,“4”代表现在已经被淘汰的5.025英寸硬盘,“5”表示尺寸为3.5英寸,厚度为19mm的硬盘,而“9”表示为尺寸2.5英寸的硬盘。
“10005”是第二部分是由2到4位数字组成的,代表硬盘的容量。例如图中的“1000”代表这块硬盘的容量为1000GB(也就是1TB,硬盘厂商的容量标准是十进制并不像计算机认为1024GB才是1TB,所以会有误差),此外,该硬盘是否具有NCQ技术,数值为“8”则含有NCQ技术,其他则没有。
“28”部分代表硬盘的标志,它主要由主标志和副标志组成。第一个数字为主标志,在普通SATA硬盘中代表片数。例如“2”即代表该硬盘内采用了2张盘片。而在Seagate的SCSI硬盘中,其主标识则是指硬盘的转速了。第二个数字为副标志,即硬盘的辅助标志。只有当主标志相同或者无效时,副标志才有效。一般用它来表示硬盘的代数,数字越大表示代数越高,也就是说此款硬盘越新。
“AS”部分主要由1到3个字母组成,代表硬盘的接口类型: “A”表示为ATA UDMA/33,就是普通的IDE接口,“AS”表示为SATA接口。
由此,该希捷硬盘编号的意义为:采用了SATA接口3.5英寸半高硬盘,容量为1000GB,不带有NCQ技术,采用了双盘片,为第12代的酷鱼7200系列产品。
提及日立公司,熟悉用户可以追溯到2002年,自从那年日立合并了IBM的硬盘部门之后,日立公司与IBM共同建立一个硬盘合资公司,名为日立全球存储技术公司,便承继了IBM先进的硬盘技术。IBM硬盘可以说在多个领域有着突出表现,多项突破性存储器技术源于IBM,日立硬盘也完全继承这些优秀技术。
对于日立企业级硬盘来说,主要是Ultrastar系列硬盘,8种类型的产品。按硬盘接口类型划分:日立涵盖了SCSI、SATA、SAS和FC四类。按硬盘的尺寸划分:有3.5英寸和2.5英寸两种。企业级的硬盘中3.5英寸的居多,2.5英寸仅有Ultrastar C15K147和Ultrastar C10K 300两类。按硬盘的容量划分:日立的硬盘从73GB到最高的2TB都有。
日立Ultrastar系列硬盘
方便区别硬盘容量,日立以2TB容量硬盘为例,硬盘编号为“HUA722020ALA330”,针对Ultrastar系列硬盘参数进行详细解析,了解日立企业级硬盘编号背后秘密。
H = Hitachi(日立标识)
U = Ultrastar(企业级硬盘)/桌面硬盘是D=Deskstar
A =A7K1000、A7K2000系列(S代表Standard)
72 = 7200转
10= 此系列产品的最大容量为1000GB
10 = 此款硬盘容量为1000GB(16=160GB,25=250GB,32=320GB, 50=500GB, 75=750GB,10=1000GB)
K = 系列代号
L = 标准尺寸
A3 = SATA 3.0Gb/s 接口(AT=PATA 133接口)
3 = 32MB缓存(8=8MB 缓存,6=16MB缓存,3=32MB缓存)
0 = 保留位
因此可以看出,这块日立企业级硬盘可以解读为:“日立企业级A7K2000系列硬盘,容量为2000GB,已达到最大容量2TB上限,采用了标准外观尺寸,SATA 3.0Gb/s的数据接口,拥有32MB缓存”。
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企业级硬盘主体分为三类:高性能(WD VelociRaptor系列)、业务关键型(WD RE4, WD RE3)、节能型(WD RE4-GP)。后期,厂商增加了“任务关键型”的2.5英寸WD S25 SAS硬盘。西部数据硬盘编号标注形式因产品系列而异,编号方式相对比较复杂,由10个数字或者字母所组成。
按硬盘接口类型划分:业内有SCSI、SATA和SAS三类。目前,WD硬盘的接口类型主要是SATA,然而对于另外一个企业级硬盘热门领域--SAS硬盘,也增加了“任务关键型”的2.5英寸的WD S25 SAS硬盘。
按硬盘的尺寸划分:WD绝大多数属于3.5英寸的机械硬盘。近两年来,3.5英寸万转硬盘逐渐向2.5英寸产品转变正成一种趋势,因此,WD推出WD VelociRaptor系列中,企业级产品中有两款是2.5英寸。按硬盘的容量划分:WD的企业级硬盘从150GB、250GB、 320GB、500GB、750GB、1TB,都有涉及,目前已经最高达到了2TB,型号是WD RE4-GP 2TB。
对于西数硬盘的编号相对比较复杂,以“WD2003FYYS”型号为例,“WD”代表“Western Digital”,即这是西部数据公司的产品。数字200表示20.0,单位是100GB,取了一位小数,也就是2TB容量。
根据编号代表意义,此款硬盘的型号:WD2003FYYS意为“西部数据2000GB 4碟装 7200转缓存64MB SATA二代企业级硬盘” 。
综述,通过对三大主流厂商企业级硬盘编号解析,用户可对企业级硬盘在采购识别上有简单了解。企业级硬盘虽然是服务器以及存储设备中的“小家伙”,但是在这小身材下有着这样丰富的意义,了解到这些可以很好识别硬盘,针对不同业务应用中进行型号匹配选择,这样有效帮助企业采购上做到物尽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