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M指的是存储级内存(storage class memory),该概念在2016年提出,因其提供NAND SSD的持久性和DRAM的性能逐渐被服务器厂商接受,目前SCM主要为英特尔optane(傲腾)以及三星Z-SSD。随着英特尔二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的发布,OEM厂商将SCM用于服务器架构中,由此SCM也将在今年迎来爆发。
CPU与内存使用率非线性增长
如今,阻碍企业业务发展的瓶颈并非CPU性能不足,而是CPU与内存在面对工作负载时,使用率的非线性增长,尤其是在企业关键应用上,对响应、延时要求苛刻的负载。
在笔者对某大型互联网企业大数据平台的采访中,该平台负责人介绍到,在其业务上,当CPU使用率还处于30-40%时,内存使用率已接近80-90%。同时,内存条容量通常在32-64GB,服务器内部插槽容量又有限,这使得企业对内存扩展以满足业务负载需求成为难题。另一方面,内存的成本在服务器硬件组成中属于高价位组成部分。
SCM的优势
也因此,存储厂商积极推动着SCM的研发工作。服务器传统架构多为CPU+DRAM+SSD+HDD,而SCM则运用于DRAM与SSD之间,其性能、容量、成本及延时特性均介于二者之间。
在性能上,SCM读取速度低于内存,但远高于NVME SSD,如三星Z-SSD,其官网描述到单元读取速度是普通三层单元NAND芯片的10倍,顺序读取速度达到3400 MB/s。另一方面,在延迟上,SCM比内存低2-3个数量级,但仍比SSD高2-3个数量级。
而在容量上,SCM可达到几百GB,如英特尔傲腾数据中心级持久内存最大容量500GB,三星Z-SSD最大容量800GB。这使得企业通过扩展内存提升业务运行效率成为可能,同时获得成本优势。
令一方面,SCM的优点便是持久性。众所周知,内存采用随机动态存储,断电数据即丢失。以英特尔傲腾数据中心级持久内存为例,傲腾数据中心级持久内存可提供持久模式,在此状态下,即使断电,数据依然能存在SCM中。
OEM纷纷选用SCM
随着英特尔第二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的发布,各服务器厂商也开始了服务器更新换代。本次更新,亮点之一便是纷纷选用了英特尔数据中心级持久内存,如联想、华为、曙光,纷纷召开基于英特尔第二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英特尔数据中心级持久内存的服务器发布会。
各厂商对SCM的看法颇为一致: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提供最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结语
可以看出,SCM的使用使得服务器硬件呈CPU+DRAM+SCM+SSD+HDD架构。在存储厂商和OEM厂商的共同推动下,SCM在今年也将迎来爆发。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SCM在今年迎来爆发//stor.zol.com.cn/715/7152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