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统一存储出现了这么多年,但它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趋势却是近些年才被逐渐认识的。明显感觉到,统一存储在今年各厂商的宣传和发展中,明显超过了去年热点之一的集群NAS。尽管统一存储有各种不同的实现方式,但用户对结构化(块数据)+ 非结构化(文件)数据混合存储的需求确实在增加。数据的高速增长,尤其是非结构化数据的日益飙升,不但对存储的容量有了进一步的需求,同时对存储的性能和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原有的单一的SAN(存储区域网络)或NAS(网络附加存储)系统已经不能全面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网络存储经过这几年的发展,SAN与NAS的融合已经势在必行,尤其是IP SAN的出现,更为融合奠定了技术基础。
通常意义的“统一存储”概念:
其实统一存储指的是一种网络存储架构,它既支持基于文件的NAS存储,又支持基于块的SAN存储。这种多协议系统可以通过IP或光纤通道(FC)连接至服务器。在统一存储系统中,块访问通过光纤通道、SAS或基于以太网的iSCSI等接口来实现;文件访问是指使用基于以太网的CIFS或NFS访问存储系统中的文件系统。
统一存储概念里要求实行统一管理,即一个存储系统要同时管理块数据和文件数据,如果没有统一管理,那么实现整合和简化的目标就会受到影响。一些厂商通过光纤通道和iSCSI来提供块存储,而另一些厂商则坚持只用iSCSI,因为它更容易实现。
如图所示,这种多协议存储阵列可理解成为一个集中式磁盘阵列,一方面可以通过基于IP的网络提供给主机系统,实现文件级访问;另一方面通过使用光纤通道协议的SAN提供给主机系统,同时实现块级访问,对常见的IP块级传输存储协议iSCSI也有很好支持。我们可以通俗理解为将磁盘存储资源汇集起来,通过某一种协议来提供给主机访问。
这里说明一点,磁盘阵列还配备了多端口存储控制器,管理界面让存储管理员可以创建磁盘池或磁盘卷,并分配给相应端口以便访问。常见的端口组合包括NAS和光纤通道,或iSCSI和光纤通道。可以把这三种协议都结合起来,但由于iSCSI和光纤通道都是块级协议,许多数据存储管理员通常选择其中的一种与文件级访问系统(NAS)结合使用。
统一存储的前世
说到“统一存储”概念的产生,我们这里会听到NetApp和EMC两种声音都在说自己才是统一存储技术的开审鼻祖。
NetApp——Netapp FAS900出现之前Netapp只卖NAS产品,而且一度坚定的认为当时市场上的SAN产品会失败,后来公司经过内部的讨论,决定谨慎介入SAN市场,于是推出了FAS900,既支持NAS又支持SAN。
当时,这样的统一架构只是Netapp对市场不确定的一种保守试探策略。没想到歪打正着,FAS900 统一化存储平台被美国存储杂志评为 2002 年度最佳存储产品奖,理由是:此款产品首次为企业用户提供了既能应用 NAS又能应用SAN来管理数据的新存储解决方案,而被评为"创新、高性能、易用和价值卓越的产品"。此奖项是由美国存储杂志和 SearchStorage.com 的一批资深编辑评出。
EMC——说道这里,EMC不服气了,因为1999年的时候,EMC Celerra就已经提供对统一存储的支持。但当时Celerra的问题在于它在后端采用了当时最昂贵的磁盘阵列(Symmetrix),却用NAS作为前端通道,最终导致用户因此认为NAS为二级存储,虽然它能增强存储的性能和弹性,但他们不想为这种产品花太多钱。回过头来我们再看FAS900,NetApp采取了与此不同的做法,为二级存储的产品引进了块级操作。这明显可以降低成本,更容易被最终用户采纳。所以EMC Celerra当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市场认可,名气自然就输了Netapp FAS900一截。
不过回顾一下EMC在这一领域的足迹,明显可以看出EMC在过去近十年之中一直推动着着网络存储技术的融合趋势。EMC于1998年首先推出光纤通道SAN存储;1999年通过NAS网关为SAN存储加入IP支持;2000年推出整合了SAN的性能与NAS的共享能力的多路径文件系统(MPFS); 2003年和2006年分别为旗下所有存储平台以及MPFS加入了iSCSI支持。所以,“统一存储”的鼻祖是谁,那可真是见仁见智了。
统一存储的今生
近年来,各种统一存储产品相继出现,应用也开始普及。早在2008年,IBM就推出了统一存储系统IBM System Storage N6000和N7000等产品。惠普也在去年推出了主打统一存储的产品,惠普统一存储架构将支持多种协议、多种驱动技术以及多种数据类型,在这样一个统一存储架构中,将包括在线主存储、二级存储甚至独立存储系统。今年1月,在戴尔EqualLogic用户大会上,戴尔表示,未来统一存储将是戴尔的发展方向之一。
回首国内厂商中,华为赛门铁克、UIT、同有飞骥等都相继推出了统一存储的产品。2009年,UIT基于统一存储理念设计的产品SV3200/SV3600面世,其前端接口可灵活变更为FC、SAS和iSCSI,硬盘接口支持SAS、SATA,以适应业务和应用变化的动态需求。华为赛门铁克推出的Oceanspace N8000也是一款基于统一存储的可扩展的集群架构产品,满足了企业用户对存储容量和存储性能的扩展需求。2010年,同有飞骥则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功能统一存储系统NetStor iSUM610。据介绍,iSUM610系统具有统一存储的优势和特点,能够支持IP SAN/NAS一体化存储,以及FC SAN和InfiniBand连接,满足了统一存储的需求。
在应用方面,根据ESG 2010年对北美和欧洲大型企业的调查显示,在受访的504名存储专业人士中,有超过2/3的受访者正在部署或评估统一存储,其中,有18%的企业已经开始行动,另有49%的企业目前正在制定最适合其环境需要的统一存储战略。据了解,目前全球用户所部署的NetApp的统一存储系统已经超过了15万套。
毫无疑问,在当前IT大谈融合的时代,SAN和NAS的融合已成趋势,而统一存储正是顺应了这种趋势。
- 相关阅读:
- ·这些愚蠢的事 数据中心管理中要避免
//stor.zol.com.cn/556/5561049.html - ·养养眼 盘点十大令人叹为观止的数据中心
//stor.zol.com.cn/556/5561052.html - ·Thecus色卡司推以旧换新 好福利最划算
//stor.zol.com.cn/555/5559107.html - ·AWS vs VMware vCloud Air:哪个更适合?
//stor.zol.com.cn/555/5557262.html - ·从硬盘到高端存储 一应俱全才是王道?
//stor.zol.com.cn/554/5549710.html